曝氣器,在污水站好氧池內的主要作用:(1)充氧,將空氣中的氧轉移到混合液中,以供活性污泥中微生物呼吸之需。(2)攪拌、混合。使混合液處于劇烈的混合狀態,讓活性污泥、溶解氧、有機物三者充分接觸,同時阻止污泥沉積。
有:微孔(盤式和管式)、射流、旋流(單噴嘴和雙噴嘴)、散流(旋混)、表曝。
微孔曝氣,原理是擠壓空氣,從橡膠膜片的微孔中逸出,形成微小氣泡擴散到水中。在6米清水中氧利用率可達30%以上,是氧利用率最高的曝氣器。微孔曝氣器更適合在生活廢水等低濃度廢水中使用,在工業廢水中易堵塞破損,壽命較短。因無攪拌功能,容易出現污泥沉積。
射流曝氣,原理是循環水高速噴射,卷吸空氣,在腔體內混合后,沿噴嘴方向射出。是較早應用于工業廢水的一種曝氣工藝,具備服務面積大,不易堵塞等優勢。在6米清水中的氧利用率大約15%-21%。因為需要額外配備循環水泵,能耗較大。在含鈣廢水中,噴嘴容易結垢堵塞。旋流曝氣,原理是氣流高速噴射,在筒體內與污水混合,旋轉上升過程中被蘑菇頭碰撞切割成微小氣泡,同時底部形成負壓卷吸池底污泥。旋流是最近幾年興起的一種新型曝氣工藝,6米清水氧利用率大約18%-22%。因為可以不停產安裝,不易堵塞,壽命達十年以上,能耗又適中,近年在工業廢水中已大量開始使用。
散流曝氣,倒傘形狀,氧利用率大約8%-12%。原理類似旋流,氣流撞向鋸齒進行切割,但因氣流分散,沖擊力弱,切割力度弱,氣泡較大,氧利用率較低,能耗高又無攪拌功能,使用的越來越少。表曝,由于葉輪的離心拋射和提升作用,水不斷呈水幕狀被拋向水面,從而帶進空氣;表曝適用于水淺的氧化溝池型,水深時充氧效果不佳。隨著土地緊張,水深增加,新建項目使用表曝的越來越少。
2、列表比較三種常見曝氣形式

通過以上比較,三種曝氣工藝各自的優缺點和適用場景,一目了然。旋流的不停產安裝是一大優勢,既避免停產損失,也避免清池的龐大費用和安全事故。